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
容器育苗技術
LY 1000 — 91
1 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
1.1 主題內容
本標準規定了.般容器育苗的容器選擇、基質配制、容器苗培育方法及出圃規格等。
1.2 適用范圍
本標準適用于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區和樹種的容器育苗,也適用于珍稀樹種和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容器育苗。在溫室、大棚內培育容器苗以及果樹、園林綠化樹種的容器育苗可參照本標準。
2 引用標準
GB 6000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
GB 6001 育苗技術規程
GB 7908 林木種子
3 育苗容器
3.1 容器種類及技術要求
3.1.1 育苗容器應具備的條件
有利于苗木生長,制作材料來源廣,加工容易,成本低廉,操作使用方便,保水性能好,澆水、搬運不易破碎等。
3.1.2 塑料薄膜容器
3.1.2.1 一般用厚度為0.02~0.06mm 的無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。
3.1.2.2 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(袋)和無底(筒)兩種。有底容器中、下部需打6~12個直徑為0.4~0.6cm 的小孔,小孔間距2~3cm, 也可再剪去兩邊底角。
3.1.3 泥質容器
3.1.3.1 營養磚用腐熟有機肥,火燒土、原圃土,并添加適量無機肥料配制成營養土,經拌漿、成床、切磚、打孔而成長方形營養磚塊。
3.1.3.2 營養缽用具有一定粘持性的土壤為主要原料,加適量磷肥及沙土壓制而成。
3.1.4 蜂窩狀容器
以紙或塑料薄膜為原料制成,將單個容器交錯排列,側面用水溶性膠粘劑粘合而成,可折疊,用時展開成蜂窩狀,無底。在育苗過程中,容器間的膠粘劑溶解,可使之分開。
3.1.5 硬塑料杯
用硬質塑料料制成六角形、方形或圓錐形,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。圓錐形容器內壁有3~4條棱狀突起。
3.1.6 其他容器
因地制宜使用竹簍、竹筒、泥炭以及木片、牛皮紙、樹皮、陶土等制作的容器。
3.2 容器規格
3.2.1 育苗容器大小取決于育苗地區、樹種、育苗期限、苗木規格、運輸條件以及造林地的立地條件等。在保證造林成效的前提下,盡量采用小規格容器,西北干旱地區、西南干熱河谷和立地條件惡劣的、雜草繁茂的造林地適當加大容器規格。常用容器規格見附錄A( 參考件)。
3.2.2 容器大小的表示方法
3.2.2.1 塑料薄膜容器為圓筒狀,以裝填基質后容器的直徑和高度來表示,如:5cm*l2cm 表示在裝填基質后,容器的直徑為5cm,高為12cm。
3.2.2.2 營養磚為長方體,以長*寬*高表示其大小。如:7cm*7cm*l2cm 表示磚的橫斷面為7cm*7cm的正方形,磚高為12cm 。
3.2.2.3 營養缽為圓臺體,用上底直徑、下底直徑和高三個數字來表示其大小。如:3cm*5cm*7cm表示上底直徑為3cm,下底直徑為5cm,高為7cm。
3.2.2.4 蜂窩狀六角形容器以外接圓直徑和高度來表示,如:4cm*12cm表示六角形外接圓直徑為4cm,高為12cm。
4 育苗基質
4.1 基質成分及配制要求
4.1.1 容器育苗用的基質要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并應具備下列條件:
a.來源廣,成本較低,具有定的肥力;
b.理化性狀良好,保濕、通氣、透水;
c.重址輕,個帶病原菌、蟲卵和雜草種子。
4.1.2 根據培育的樹種配制基質,配制基質的材料有黃心土(生黃土)火燒土、腐殖質土、泥炭等,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。培育少攸珍稀樹種時,在基質中摻以適肚蛭石、珍珠巖等。
4.1.3 配制基質用的土壤應選擇疏松、通透性好的壤土,不得選用菜園地及其他污染嚴重的土壤。制作營養磚要用結構良好、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壤土。制營養缽時在黃心土中添加適蜇沙土或泥炭。
4.1.4 基質中的肥料
4.1.4.1 基質必須添加適量基肥。用量按樹種、培育期限、容器大小及基質肥沃度等確定,闊葉樹多施有機肥,針葉樹適當增加磷鉀肥。
4.1.4.2 有機肥應就地取材,要既能提供必要的營養又能起調節基質物理性狀的作用。常用的有河塘淤泥、廄肥、土雜肥、堆肥、餅肥、魚粉、骨粉等。有機肥要堆漚發酵,充分腐熟,粉碎過篩后才能使用。無機肥以復合肥、過磷酸鈣或鈣鎂磷等為主。
4.2 基質的消毒及酸度調節
4.2.1 為預防苗木發生病蟲害,基質要嚴格進行消毒,方法見附錄C( 參考件)。
4.2.2 配制基質時必須將酸度調整到育苗樹種的適宜范圍。
4.3 菌根接種
4.3.1 用容器培育松苗時應接種菌根,在基質消毒后用菌根土或菌種接種。
4.3.2 菌根應取自同種松林內根系周圍表土,或從同一樹種前茬苗床上取土。菌根土可混拌下基質中或用作播種后的覆土材料。
4.3.3 用菌種接種應在種子發芽后一個月,可結合芽苗移栽時進行。
5 容器苗培育
5.1 育苗地條件
5.1.2 育苗地要平坦,排水良好,不能在種過蕃茄、薯類等的菜地育苗。山地育苗要選在通風良好、陽光較充足的半陰坡或半陽坡,不能選在低洼積水,易被水沖、沙埋的地段和風口處。
5.2 整地作床
5.2.1 育苗地要清除雜草、石塊,平整土地,做到土碎、地面平,營養磚育苗在作床前充分耕耙圃地,使之熟化。
5.2.2 在平整的圃地上,劃分苗床與步道,苗床一般寬1~1.2m,床長依地形而定,步道寬40cm。根據育苗地水濕狀況不同,苗床分為高床、平床、低床三種。氣候濕潤,雨量較多的地區或灌溉條件較好的育苗地,可以采用高床,即將容器擺放在與步道相平的床面上;干旱地區或灌溉條件差的育苗地,采用低床或平床,即在低于步道的床面上擺放容器,擺好后容器上緣與步道平(平床)或低于步道(低床)。
5.2.3 育苗地周圍要挖排水溝.做到內水不積,外水不淹。
5.3 裝填基質和擺放容器
5.3.1 基質要在裝填前濕潤,含水量10~15%?;|必須裝實,裝填無底薄膜容器時,更要注意把底部壓實,使提袋時不漏土,基質裝至離容器上緣0.5~1cm處。
5.3.2 將裝好基質的容器整齊擺放到苗床上,容器上口、要平整一致,苗床周圍用土培好,容器間空隙用細土填實。
5.4 播種
5.4.1 容器育苗要選用良種或種子品質達到GB 7908規定的二級以上種子。
5.4.2 種子消毒和催芽
5.4.2.1 播種前種子要經過精選、檢驗,再消毒和催芽。
5.4.2.2 種子消毒和催芽方法參照GB 6001附錄B、附錄C。
5.4.3 播種期和播種量
5.4.3.1 容器育苗的播種期要根據育苗樹種的特性、當地氣候條件、育苗方式、培育期限、造林季節等因素確定,春季播種的地區要適當早播,西南干熱河谷、華南宜秋冬播種。
5.4.3.2 播種植根據樹種特性和種子質量、催芽程度而定。部分主要造林樹種播種量如下:
a.濕地松、火炬松每個容器播1~2粒;
b.云杉、冷杉、樟子松、落葉松每個容器播3~6粒;
c.側柏、油松、黑松每個容器播3~4 粒;
d.杉木、檸檬桉、相思樹每個容器播2~3 粒;
e.其他桉樹每個容器播10粒。
5.4.4 容器內的基質要在播種前充分濕潤,將種子均勻地播在容器中央,做到不重播,不漏播。播后及時覆土。覆土厚度為種子厚度的1~3倍,微粒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。覆土覆蓋后,隨即澆水。覆土后至出苗要保持基質濕潤。低溫干旱地區、宜用塑料薄膜覆蓋床面。鳥獸危害嚴重地區要采取防護措施。
5.5 移植
5.5.1 芽苗移植
5.5.1.1 將經過消毒催芽的種子均勻撒播于沙床上,待芽苗出土后移植到容器中。針葉樹應在種殼將脫落、側根形成前進行。
5.5.1.2 移植前將培育芽苗的沙床澆透水,輕拔芽苗放入盛清水的盆內,芽苗要移植于容器中央,移植深度掌握在根頸以上0.5~1.0cm,每個容器移芽苗1~2株,晴天移植應在早、晚進行。移植后隨即澆透水,一周內要堅持每天早、晚澆水,必要時還應適當遮蔭。
5.5.2 幼苗移植
5.5.2.1 在生長季節,將裸根幼苗移植到容器內。相思樹、桉樹在苗高3~8cm時,木麻黃等闊葉樹種在苗高8~10cm時移植,應選無病蟲害、有頂芽的小苗,在早、晚或陰雨天移植。
5.5.2.2 移植-年生裸根苗在早春或晚秋休眠期進行,選苗干粗壯、根系發達、頂芽飽滿、無多頭、無病蟲害、色澤正常、木質化程度好的壯苗,移植前要進行修剪、分級。
5.5.2.3 移植時用手輕輕提苗,使根系舒展,填滿土充分壓實,使根土密接,防止栽植過深、窩根或露根,每個容器內移苗一株,移植后隨即澆透水。
5.6 苗期管理
5.6.1 追肥
5.6.1.1 容器苗追肥時間、次數、肥料種類和施肥量根據樹種和基質肥力而定。針葉樹出現初生葉,闊葉樹出現真葉,進入速生期前開始追肥。根據苗木各個發育時期的要求,不斷調整氮、磷、鉀的比例和施用量,速生期以氮肥為主,生長后期停止使用氮肥,適當增加磷、鉀肥,促使苗木木質化。
5.6.1.2 追肥結合澆水進行,用按一定比例的氮、磷、鉀混合肥料,配成1:200~1:300濃度的水溶液施用,前期濃度不能過大,嚴禁干施化肥,根外追氮肥濃度為0.1~0.2%。
5.6.1.3 追肥宜在傍晚進行,嚴禁在午間高溫時施肥,追肥后要及時用清水沖洗幼苗葉面。
5.6.2 澆水
5.6.2.1 澆水要適時適植,播種或移植后隨即澆透水,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長初期要多次適植勤澆,保持培養基質濕潤;速生期應量多次少,在基質達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澆水;生長后期要控制澆水。
5.6.2.2 容器苗在出圃前一般要停止澆水,以減少重量,便于搬運,但干旱地區在出圃前要澆水。
5.6.2.3 北方封凍前要澆一次透水,以防生理干旱。
5.6.3 病蟲害防治
本著“預防為主,綜合治理”的方針,發生病蟲害要及時防治,必要時應拔除病株,藥劑防治要正確選用農藥種類、劑型、濃度、用量和施用方法,充分發揮藥效而不產生藥害。防治病蟲害一般常用的藥劑和施用方法,參照GB 6001附錄E。
5.6.4 間苗
種殼脫落,幼苗出齊一星期后,間除過多的幼苗。側柏、桉樹、相思樹每一容器內保留1株;油松、黑松、樟子松、落葉松、云杉等每一容器內可保留1~3株,對缺株容器及時補苗,間苗和補苗后要隨即澆水。
5.6.5 除草
掌握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的原則,做到容器內、床面和步道上無雜草,人工除草在基質濕潤時連根拔除要防止松動苗根。用化學藥劑除草,參照GB 6001附錄D。
5.6.6 其他管理措施
5.6.6.1 有風沙害的地區應設風障。在干旱寒冷地區,不耐霜凍的容器苗要有防寒措施。
5.6.6.2 育苗期發現容器內基質下沉,須及時填滿,以防根系外露及積水致病。
5.6.6.3 為防止苗根穿透容器向土層伸展,可挪動容器進行重新排列或截斷伸出容器外的根系,促使容器苗在容器內形成根團。
6 容器苗出圃
6.1 出圃規格
6.1.1 容器苗出圃規恪根據樹種、培育期限及造林立地條件等確定。部分主要造林樹種容器苗出圃規
格見下表。
樹種 | 苗齡 | 合格苗(>=cm) |
合格苗 百分率(>=%) |
適用地區 | |
苗高 | 地徑 | ||||
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| 1~0 | 18 | 0.3 | 85 | 閩、贛、皖、浙、湘、鄂、川、黔 |
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| 0.5~0 | 10 | ~ | 90 | 粵、桂、閩 |
1~0 | 16 | 0.3 | 95 | 閩、贛、皖、浙、蘇、湘、鄂、川、黔 | |
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| 0.5~0 | 5 | ~ | 90 | 遼、京、津、冀、晉、內、蒙、魯、陜、甘 |
1~0 | 7 | 0.2 | 85 | ||
1.5~0 | 12 | 0.3 | 85 | ||
1~0.5 | 12 | 0.3 | 80 | 遼 | |
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| 1.5~0 | 10 | 0.3 | 85 | 遼、京、冀、內蒙 |
2~0 | 12 | 0.2 | 80 | 陜、甘 | |
1~0.5 | 15 | 0.3 | 80 | 遼 | |
濕地松 Pinus ellionttii | 0.5~0 | 20 | ~ | 90 | 粵、桂、瓊、閩 |
1~0 | 15 | 0.4 | 90 | 閩、贛、皖、浙、蘇、湘、鄂、川、黔 | |
火炬松 Pinus taeda | 0.5~0 | 20 | ~ | 90 | 粵、桂、瓊、閩 |
1~0 | 20 | 0.4 | 90 | 閩、贛、皖、浙、蘇、湘、鄂、川、黔 | |
加勒比松 Pinus caribaea | 0.5~0 | 16 | ~ | 90 | 粵、桂、瓊 |
黑松 Pinus thunbergii | 0.5~0 | 5 | ~ | 90 | 遼、魯 |
1~0 | 7 | 0.2 | 85 | ||
1.5~0 | 15 | 0.3 | 85 | ||
1~0.5 | 12 | 0.3 | 80 | ||
落葉松 Lari* spp. | 1~0 | 10 | 0.2 | 90 | 遼、京,冀,晉、內蒙、魯 |
2~0 | 25 | 0.3 | 85 | 陜、甘 | |
側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| 0.5~0 | 10 | ~ | 90 | 遼、京、津、冀、晉、內蒙、魯、陜、甘 |
1~0 | 15 | 0.3 | 90 | ||
1.5~0 | 25 | 0.4 | 90 | 京、津、冀、晉、內蒙、魯、陜、甘 | |
1~0.5 | 25 | 0.4 | 85 | 遼、魯 | |
柏木 Cuprcssus spp | 1~0 | 18 | 0.2 | 90 | 川、滇、黔 |
桉樹 Eucalyptus spp. | 0.5~0 | 10 | ~ | 90 | 粵、桂、瓊、閩 |
1~0 | 50 | 0.6 | 90 | 川、滇干熱河谷 | |
相思樹 Acacia spp. | 0.5~0 | 15 | ~ | 90 | 粵、桂、瓊、閩 |
1~0 | 30 | 0.4 | 90 | 川、滇干熱河谷 | |
木麻黃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| 0.5~0 | 60 | ~ | 90 | 粵、桂、瓊、閩南 |
黑荊樹 Acacia mearnsii | 0.5~0 | 20 | ~ | 90 | 粵、桂、閩 |
注:苗齡的單位按GB 6001中1.4 條的規定。
6.1.2 出圃苗除符合表中規定外,還必須根系發達,已形成良好根團,容器不破碎,苗木長勢好,苗干直,色澤正常,無機械損傷,無病蟲害。休眠期出圃的針葉樹苗應有頂芽,充分木質化。
6.1.3 符合表中規定和6.1.2 條要求的苗木為合格苗,合格苗可以出圃造林。
6.1.4 容器苗的產堪以有苗的容器為單位進行統計,不以容器內的苗木株數計算。如一個容器內有多株苗,也都計為1株。
6. 2 苗木檢驗
容器苗出圃必須進行檢驗,檢驗方法按GB 6000 第4 、5 章規定執行。
6.3 起苗運苗
6.3.1 起苗應與造林時間相銜接,做到隨起、隨運、隨栽植。
6.3.2 起苗時要注意保持容器內根團完整,防止容器破碎。切斷穿出容器的根系,不能硬拔,嚴禁用手提苗莖。
6.3.3 苗木在搬運過程中,輕拿輕放,運輸損耗率不得超過2%。每批苗木要附標簽,標簽格式按GB 6000 第六章規定。
7 建立容器育苗技術管理檔案
技術管理檔案的內容包括:容器育苗技術、苗期管理、各項作業的用工植和物料消耗等。容器育苗技術管理檔案見附錄D( 參考件)。
附 錄 A
常用容器規格及其適用范圍
(參考件)
容器種類 | 規格cm | 適用范圍 | |||
苗齡 | 樹種 | 地區 | |||
塑料薄膜容器 |
(5~6)*(10~12) |
0.5~0 |
松樹 |
粵、桂、瓊及閩南 |
|
(6~8)*(12~14) |
0.5~0 |
桉樹、相思樹 |
粵、桂、瓊及閩南 |
||
(8~10)*(14~16) |
0.5~0 |
木麻黃 |
粵、桂、瓊及閩南 |
||
(5~7)* 14 |
1~0 |
柏木 |
川、滇、黔 |
||
(7~9)* 18 |
1~0 |
闊葉樹 |
川、滇、黔、湘、鄂、贛、皖、閩、浙、蘇、行、豫、晉、冀、京、津、內蒙 |
||
( 6~8 )*( 18 ~20 ) |
2~0 |
池松、樟子松 |
陜、甘 |
||
(4~5)*(12~15) |
0.5~0 1~0 |
油松、黑松、側柏、落葉松 |
遼、京、津、冀、晉、內蒙、魯、豫 |
||
(5~7) * (12~14) |
1~0 |
濕地松、火炬松 |
閩、贛、皖、浙、蘇、湘、鄂、川、滇、黔 |
||
( 6 ~7 ) *(15 ~17 ) |
1~0.5 1.5~0 |
黑松、油松、樟子松、側柏 |
遼、京、津、冀、晉、內蒙、售、陜、甘、寧 |
||
(4~5)* 15 |
1~0 |
針葉樹 |
陜、甘、寧、青、新 |
||
(5~7)*(14~l6) |
1~0 |
闊葉樹 |
陜、甘、寧、青、新 |
||
營養磚 |
7~8 * 7~8 * 12~14 |
0. 5~0 |
桉樹 |
粵、桂、瓊及閩南 |
|
5~7 * 5~7 * 8~12 |
0.5~0 |
相思樹、濕地松 |
粵、桂、瓊及閩南 |
||
營養缽 |
3 * 5 * 7 |
0.5~0 |
油松、側柏 |
京、津、冀 |
注:① 蜂窩狀容器工廠生產的單筒規格,紙筒直徑為 4. 8 、5.6、6.3、6.5、7.2、8.2cm,高度為 7、9、12、18cm ; 塑料薄膜筒直徑為4.1、4.8 、5.8 、6.5、8.2cm, 高度為8、12、16、20cm。
② 苗齡的單位桉GB 6001 中1.4條的規定。
附 錄 B
培育容器苗的基質成分及其比例
(參考件)
基質成分及比例 |
用途 |
樹種 |
適用地區 |
火燒土 30%~50%,黃心圖 40%~60%,菌根土 10%~20%,外加過磷酸鈣 3% |
塑料薄膜容器 | 馬尾松、濕地松、火炬松、加勒比松、黑荊樹 | 粵、桂、瓊 |
火燒土或腐殖質土或圃地土 30%~40%,黃心土 40%~50%,腐熟底肥 10%~20%,外加過磷酸鈣 3% |
塑料薄膜容器 |
木麻黃、大葉相思、臺灣相思 |
粵、桂、瓊 |
火燒土 30%~40%, 圃地土 40%~50%,腐熟廄肥 10%~20%, 外加過磷酸鈣 3% |
營養磚 |
桉樹 |
粵、桂、瓊 |
黃心土 50%~60%,火燒土 20%~30%,菌根土 10%~20%, 外加過磷酸鈣 2% |
塑料薄膜容器 |
松樹 |
川、滇 |
腐殖質土 50%,黃心土 30%, 土雜肥 20%,外加過磷酸鈣 2% |
塑料薄膜容器 |
桉樹 |
川、滇 |
黃心土 50%~70%, 腐殖質土 30%~50%, 外加過磷酸鈣 2%, 粘性土再加沙 5%~10% |
塑料薄膜容器 |
側柏、油松、落葉松、樟子松、云杉、冷杉 |
陜、甘 |
圃地土 80%, 土雜肥 20%, 外加過磷酸鈣 2% |
塑料薄膜容器 |
側柏、油松、落葉松、樟子松、云杉、冷杉 |
陜、甘 |
腐殖質土 60%, 黃心土 20%~25%,土雜肥 15%~20% |
塑料薄膜容器 |
油松、側柏、樟子松、落葉松 |
遼 |
黃心土或林地表土(粘性土摻沙土 1%~2%)外加過磷酸鈣 3% |
營養缽 |
側柏、油松 |
京、津、冀 |
附 錄 C
基質消毒藥劑及使用方法
(參考件)
藥劑名稱 |
使用方法 |
用迷 |
福爾馬林(10%工業用) |
用 1: 50( 潮濕土壤)或1:100( 干燥土壤)藥液噴灑至基質含水量 60%狀態即可,攪拌均勻后用不透氣的材料覆蓋 3~5d, 撤除覆蓋翻拌無氣味后即可使用 |
滅菌 |
硫酸亞鐵(3%工業用) |
每立方米用硫酸亞鐵 25kg, 翻拌均勻后,用不透氣的材料覆蓋 24h以上,或翻拌均勻后裝入容器,在圃地薄膜覆蓋 7~10d即可播種 |
滅蔭 |
代森鋅 |
每立方米用 10~12g藥劑均勻混拌入基質中 |
滅茵 |
辛硫磷( 50%) |
每立方米用 10~15g 混入基質,攪拌均勻后用不透氣材料覆蓋 2~3d |
殺蟲 |
附 錄 D
容器育苗技術管理檔案
(參考件)
表 D1 容器苗育苗技術等級表
編號:
育苗單位:
樹種:
項目 | 內容 |
苗齡 | |
育苗數量,株 | |
用種量,kg | |
容器種類 | |
容器規格 | |
基質成分及比例 | |
種子或幼苗來源和質量 | |
種子消毒方法 | |
種子催芽方法 | |
播種或移植時間 | |
播種量,粒/杯(或移植苗數,株/杯) | |
其它 |
注:苗齡的單位桉GB 6001中1.4條的規定。
表 D2 容器育苗苗期管理登記表
編號:
項目 | 內容 | |
澆水 | 方法 | |
次數 | ||
松土除草 |
方法、時間 | |
除草劑種類、濃度、總用量 | ||
病蟲害防治 | 病蟲害種類及發生時間 | |
防治方法(時間、次數) | ||
藥劑種類、濃度、總用量 | ||
追肥 | 時間、次數及施肥方法 | |
肥料種類、總用量 | ||
間苗補苗 | 時間 | |
次數 | ||
遮陰 | 方法 | |
時間 | ||
苗木出圃時間 | ||
苗木生長過程記載 |
記錄人: 年 月 日
表 D3 容器育苗各項作業物料消耗及用工量登記表
編號:
項目 | 物料消耗 | 用工量 | ||||
種類 | 數量 | 金額,元 | 工/日 | 工資,元 | ||
容器 | ||||||
基質配制及裝填 | ||||||
作床 | ||||||
種子處理 | ||||||
播種或移植 | ||||||
撫育管理 | 松土 | |||||
澆水 | ||||||
追肥 | ||||||
病蟲害防治 | ||||||
間苗、補苗 | ||||||
遮陰 | ||||||
出圃 | 起苗 | |||||
運苗 | ||||||
其他 | ||||||
合計 | ||||||
產苗量,株 | ||||||
合格苗 | 數量,株 | |||||
平均苗高,cm | ||||||
平均地徑,cm | ||||||
合格苗百分率,% | ||||||
備注 |
記錄人: 年 月 日
附加說明:
本標準由林業部造林經營司提出。
本標準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歸口。
本標準由南京林業大學負責起草。參加單位:林業部造林經營司種苗處、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、西北林學院林學系、廣東省林業廳種苗站、遼寧省林業廳造林處、林業部三北防護林建設局營林處、四川省阿壩自治州林科所。
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寶龍、陳鳳英、繆美琴、譚紹滿、董麗芬、吳玉書、原德金、姚源、吳國南、鐘世洪。
本標準首次發布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1991-04-30批準,1992-01-01實施